认清优势,便于准确定位。湖北石材业发展到“十一五”期问,基本上实现了“做大” ,能否在“十二五”期间做强,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相比之下,湖北石材做强有四个十分明显优势:一是石材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湖北通山盛产大理石和板岩,是“中国大理石之乡” ,有五大系列四十多个花色品种,据省地质查明储量达50亿m3。以上。有l0多个品种已被纳入全国石材统一编号,中国石材协会行业部认定通山大理石资源和加工能力位居全国大理石前三甲。“通山通山,统统是山”。十二个乡镇都有大理石资源,主要品种集中在幕埠山脉和大幕山脉。此外,黄冈地区以麻城为代表的花岗石资源颇为丰富,被中国石材协会授予“中国花岗石之乡”。矿山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别山脉。圻春、浠水、英山、大悟、红安、黄梅等也是花岗石十分丰富的产地。麻城近几年的崛起已有近7O家规模石材企业,开采有麻城的浪淘沙、龙衣幻彩麻等l8个品种,仅白鸭山一带矿区就达60多平方公里,已探明的矿藏量达50亿m 。宜昌的兴山县水月寺盛产的三峡红、三峡绿、雾都蓝星等花岗石资源,开采也有一定规模。近些年,荆门的京山,十堰的郧县,宜昌的五峰都发现了珍贵的石材资源,这些为打造湖北石材强省奠定了基础。
二是市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湖北九省通衢,是石材业中部崛起很好的集散地。第一,水运码头建设上了台阶。我们虽然不能与上海港、厦门港比,但在长江流域,武汉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中部六省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我省在汉口北已规划建设24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能力超过500万标箱的阳逻港码头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年处理能力120万标箱,年处理集装箱20万标箱,兼顾重大件货物的装卸。第二,铁路形成中心枢纽, “一城三站,中国唯一,武广专线,高铁时代” 。给湖北交通带上了光环。我们省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站,并已运营。武汉铁路网状放射格局有:京广线、京广客运专线贯通南北,武九线、汉丹线和沪汉蓉客运通道承东启西。第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综合性门户枢纽机构,年旅客吞吐量达2000万人次,到2020年预计可超过4000万人次。“海、陆、空”的运输枢纽,已在“十一五”期间形成, “一站式服务”、“铁水联运”格局以及正在兴建的汉口北万国石材城为石材产品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
三是产学研结合优势十分明显。湖北的石材业起步早,积累的经验丰富。中国石材协会刊物《石材》就是由武汉理工大创办的“研 究所” 内刊发展而来的。武汉理工大以汪承林教授为代表的石材学术理论界权威人物在全国享有盛誉。汪教授创办的“武汉理工大石材研究所” 、 “中国建材装饰协会石材专业委员会”成果层出不穷。他们研究的“矿山静态爆破”技术在广西钟山县石材开发中得以广泛运用,后经通山的发扬光大形成了较完善的“预应力整体控制静态爆破技术” ,成为大理石开采的主要技术。宜昌黑旋风锯业经多位科研人员的努力,其产品代表中国技术、中国产品飘洋过海,深受老外的欢迎。鄂州的刀头普及中国石材产业的每个角落。通山华南石材陈兆喜发明的专利复合石材创造的价值不仅在它的经济价值的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节约资源,为低品位石材找到了一条出路,是一条环保节约型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湖北的石材技术在全国是领先的,产学研的结合也是较为完美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也是成功的。
四是官民结合优势十分明显。纵观全国石材业,像湖北的通山、麻城政府这样重视石材业,引导石材业发展的政府为数不多,通山县委、县政府曾先后三次出台支持石材产业的发展文件,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石材开发管理委员会,9O年代建了石材集团、石材工业园区管委会,2000年后,成立了石材产业集群管委会、石材工业协会、石材商会。做到了政府引导开发,行会管理运作,业主自行发展。麻城市政府高度重视石材业的发展,石材开发招商工作成为招商的典范,其组建的石材行会充分发挥了行业协会的职能,为地方石材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京山潭龙石材紧紧依靠了当地政府建起了高标准的现代石材工业园,也使当地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兴山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当地石材发展,在三峡移民搬迁过程中提出了“用当地石材,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政策” ,采取“谁不用,准让位”的硬措施。正是因为有这些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才得以湖北石材进入了复兴时期,正因为省石材协会弃而不舍的行业服务,才有湖北石材的“做大” 。
新闻中心